年初六了,下星期學校要開學,小學生作文裡常寫的「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」,這句話套在各行業中都是真理。多年來第一次開學前的周末,不用準備上課的講義,而是翻閱整理歷年教育經費編列及相關法案,相對於陌生的文件,開始懷念上台講課與學生互動的日子,即使是常讓我腦門充血的論文指導,現在想來也回味無窮。
教學近二十年,以「大人」的角度如果要「批評」現在的學生,嘴巴不用張太大就可流洩出一堆詞語,「程度一屆不如一屆」、「不努力求安逸」、「缺乏國際觀」、「只要小確幸」、「沒有競爭力」,詞繁不及備載,但這代年輕人真的只是這樣嗎?
我的學生課後在咖啡館打工,在咖啡上做出漂亮的泡沫奶花,他每天笑臉迎接客人,直到老闆宣佈營業額不敷成本要關門,下個月的生活費也如泡沬般沒了。一樣的努力卻得不到像過去靠努力就可獲得的成果,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
每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其能力和努力都是一樣的,不一樣的是所處世代的環境,整個產業結構發生改變,在已飽和的社會中,除了努力還要有過去不太習慣的無厘頭創意,我就常在罵學生缺乏邏輯脈絡中,被他們天外飛來一筆的回應失魂良久,那可是我怎麼也想不到的點子,也就只有他們才有的另類智慧啊。
大人們喜歡用自己過去一路走來的艱辛來檢討現在的年輕人,環境結構變了,舊時代的美好不能重來,我們只能一起放眼未來。在抱怨當下年輕人待KTV混網咖時,也想想二三十年前的年輕人跳地下舞廳泡彈子房,大家一路在離經叛道中成長,過去成就了經濟奇蹟,此世代也會成就另一種的奇蹟,等著吧。
開學前柯老師還是要說,「同學們,努力不是唯一,但卻是必須」,皮繃緊一點,加油去!